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RSS
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查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专家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高级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我国猪蓝耳病NADC34-like毒株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性研究进展
李金海,李兴玉
中国猪业 2024, 19 (
2
): 59-66.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2.007
摘要
(
308
)
PDF
(1307KB)(
107
)
可视化
收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常见流行毒株种类很多。我国自2017 年首次检测到NADC34-like 毒株以来,该毒株的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猪场蓝耳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地区猪蓝耳病NADC34-like 毒株的流行情况和分离毒株的致病性研究,以期为当前猪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2023 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张海峰,王祖力,陈泽芳,朱增勇,谢水华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90-100.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11
摘要
(
278
)
PDF
(1744KB)(
116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全面审视了 2023 年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多维度的经济、政策及市场因素,深入探讨了 2024年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在 2023年,我国生猪产业面临了产能过剩、传统“猪周期”特征弱化、金融产品属性日渐凸显及成本持续上升等多重挑战,使得养殖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展望 2024-2025 年,本研究综合分析了产能调整、宏观经济状况企业预期盈利及市场动态等多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产能的逐步优化,生猪市场的供需平衡在 2024年得到实质性改善为猪价上涨奠定基础。同时,经济的稳定增长、消费需求的逐步回升及养殖成本的有望降低,将共同推动生猪产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根据市场走势,生猪价格在 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企稳回升。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变革与市场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创新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金融与生猪产业深度融合等策略建议,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中的成功案例
张海峰, 王林, 陈南, 张文涛, 王祖力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90-9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13
摘要
(
266
)
PDF
(1527KB)(
142
)
可视化
收藏
“保险+期货”模式是期货行业和保险行业为解决农户收入保障,而进行合作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保险,如生猪价格保险;而期货公司则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于“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中进行风险对冲。从落地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来看,不同地区保险费用的补贴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由政府部分承担保险费用,还有些地区则由养殖企业全额负担保险费用,这就导致保险费用在一些地区偏高,不利于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为了提高生猪养殖企业参与生猪“保险+期货”的意愿并减轻其购买保险所增加的经营成本,政府应从农业补贴政策入手,将其落实到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中。此外,政府还可以为参与项目的企业提供信用“备书”,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的支持。这样能够促进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的发展,并在更广泛的地区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非洲猪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人俊,彭启凤,潘 鸿,张 毅,沈朝建,刘 平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25-36.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4
摘要
(
266
)
PDF
(1459KB)(
44
)
可视化
收藏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自非洲猪瘟首次被报道至今,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因此,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实验室针对非洲猪瘟的诊断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ASF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非洲猪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比较了优缺点,以期为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检测和新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利用现状及案例分析
王学敏,廖超,涂枫,李碧侠,徐小波,付言峰
中国猪业 2024, 19 (
2
): 74-8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2.009
摘要
(
246
)
PDF
(1216KB)(
157
)
可视化
收藏
规模化猪场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污,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与利用,将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危害,介绍了规模化猪场粪污集中收集系统及目前规模化猪场在猪舍粪污处理中使用的尿泡粪和机械清粪2 种清粪工艺,并详细讨论了生物发酵、厌氧消化、好氧处理等多种方法对固体粪污和液体污水的处理技术,以满足不同规模化养猪场的清粪需求。同时,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和工业化深度处理2 种主要的粪污处理利用模式。展望了未来科技创新对粪污处理与利用的推动作用,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养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计划。本文为规模化养猪场选择粪污处理技术和利用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智能化养猪装备的研究进展
赵 敏,胡广英,白 海,曹日亮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78-85.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10
摘要
(
231
)
PDF
(1454KB)(
61
)
可视化
收藏
生猪智能养殖技术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 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5G 无线远程通信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猪生长曲线与营养动态模型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并通过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对生产行为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的养殖管理。通过运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动物健康和福利。此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智能化设备还可以帮助养殖企业提供精准的管理和监测,做出科学决策,实现企业的科学、高效、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生猪智能化养殖技术进展,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喂养系统、巡逻和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并介绍了相关的案例,旨在为我国现代生猪养殖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为发展生猪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及净化之路
邹兴启, 李芳韬, 刘业兵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47-5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7
摘要
(
228
)
PDF
(1523KB)(
120
)
可视化
收藏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在全球多个地区仍在流行,对养猪业带来巨大打击和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猪瘟防控程度较好,疫情态势平稳,偶有散发,但猪瘟的存在不利于健康养殖,影响猪肉市场及品质,因此有必要开展猪瘟净化工作。随着养猪产业不断升级,小散户逐渐退出市场,猪瘟监测技术成熟完善以及政府大力推动动物疫病净化,开展猪瘟净化时机日趋成熟,但猪瘟净化面临着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免疫失败、动物移动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我国猪瘟流行态势与防控现状,猪瘟净化的必要性与策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借鉴欧美猪瘟净化经验,采取猪瘟净化措施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猪瘟净化提供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
李敬, 毕庆悦, 金英海, 蒋显仁, 李习龙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11-1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2
摘要
(
215
)
PDF
(1609KB)(
89
)
可视化
收藏
25-羟基维生素D3(25-0H-D3),又称25-羟胆钙化醇和钙二醇,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也是维生素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目前,大量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3相比,25-0H-D3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尤其在动物处于应激环境、氧化损伤或肝功能受损时,在饲粮中添加25-0H-D3能够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及缓解动物氧化应激等。因此,本文对25-0H-D3的代谢特性、效应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25-0H-D3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猪禽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一例规模化猪场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控风险分析
白雪,莫玉鹏,李茂宁,郑浩东,陈思宇,王晓晔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57-6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9
摘要
(
213
)
PDF
(1545KB)(
95
)
可视化
收藏
2022年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陆续出现水样腹泻、不吃或少吃料的临床症状,2022年2月6日,产房仔猪出现呕吐、水样腹泻,怕冷扎堆,脱水严重,且传播速度快。通过试剂盒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针对检测结果对猪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并对此次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防控风险点分析,发现养猪场在生物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点,通过整改并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后,母猪群发病情况得到缓解,仔猪腹泻窝数下降,猪群趋于稳定,生产成绩逐步恢复。通过对此次案例的分析探讨,为规模化猪场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现和防控提供临床经验,同时增强对流行性腹泻病的风险预警意识,健全规模化猪场对流行性腹泻病的风险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全产业链猪育种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周光亮,许源峰,杨慧,李新云,赵云翔,刘向东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59-67.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6
摘要
(
212
)
PDF
(1659KB)(
116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夯实了生猪产业的发展根基。但是我国种猪性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依然需要大力支持专业化育种和联合育种发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育种体系,建成更加高效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但是国内对如何构建全产业链的育种体系,及该体系的理论基础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阐述育种体系的发展历程、全产业链育种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为生猪种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地方猪品种改良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张雯韬, 马思奇, 向鸿坤, 贺建华, 伍树松
中国猪业 2024, 19 (
2
): 3-1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2.001
摘要
(
209
)
PDF
(1473KB)(
203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肉产品消费大国,猪肉在我国肉类食品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保障优质猪肉供给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地方猪种相较于外来猪种具有更好的抗逆性能和更高的肉品质,因此保护并发展丰富多样的地方猪品种、加强对优质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在保护地方猪种的过程中“重引进、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地方猪种的遗传丰富度降低、地方猪种优良性状的挖掘评估与选育利用不足,在生猪产业中利用地方品种资源生产的商品猪肉占比偏低等。因此本文主要综述我国地方猪品种改良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的营养调控手段,为充分开发利用地方猪种资源,推动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开发油莎豆新型饲料资源大有潜力
周业勋, 李凯, 钟发刚, 张宏福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3-10.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1
摘要
(
202
)
PDF
(2446KB)(
159
)
可视化
收藏
油莎豆(Cperus esculenius)属莎草科植物,是一种集粮油、饲用和生化使用于一体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开发种植及应用前景。油莎豆地下块茎油脂、淀粉含量高,纤维含量适中,并含有与玉米、稻谷相近的蛋白质含量: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黄酮和甾醇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低血糖、调节脂代谢和抑菌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作为功能性食品和饲料的开发潜力。油莎豆地上茎叶部分生产量大,可制作适用于草食动物及猪、鹅等畜禽的青绿饲料、干草或青贮饲料,是良好的饲草;油莎豆适应性强,适宜在盐碱地、沙漠开发种植。本文综述了油莎豆块茎和茎叶的产油及饲用价值,为推动“农艺一农机一农技”相结合的规模化种植和应用技术发展,使其可以在我国广袤的盐碱地、沙漠等潜在农地大面积种植,开发新型资源、缓解粮食安全矛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3.
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李柏浩,班志彬,孙义铭,闫晓刚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3-1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1
摘要
(
196
)
PDF
(1439KB)(
41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了解和系统总结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技术,本文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的营养价值评价技术及营养素间互作关系进行综述,并为未来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提出建议,以期为猪饲料营养素的高效利用、日粮的科学配制及精准营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4.
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在养猪上的研究进展
吴秋杰,刘 佳,陈华云,余群莲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12-1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2
摘要
(
192
)
PDF
(1200KB)(
43
)
可视化
收藏
能量饲料原料和蛋白饲料原料在典型的猪鸡饲料配方结构中占比分别约为70%和25%,其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我国养殖业的饲料配方主要结构以玉米、豆粕为主,每年玉米、豆粕消耗量巨大,但国内玉米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缓解。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蛋白质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我国饲料供给及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本土饲料原料资源,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减少玉米、豆粕的进口依赖。本文主要对玉米、豆粕可替代原料的营养特点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生猪养殖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5.
基因组编辑技术加速猪育种进程
王佳昊, 王月, 吴添文, 王彦芳
中国猪业 2024, 19 (
2
): 35-4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2.004
摘要
(
171
)
PDF
(1359KB)(
69
)
可视化
收藏
依赖于核酸酶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在基因组水平对DNA 序列进行改造,包括特定DNA 片段的插入、敲除、替换以及点突变等遗传修饰。2012 年发展起来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效率高、通量高、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简单易实现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基于CRISPR/Cas9 系统开发的碱基编辑系统(Base Editor, BE)和引导编辑系统(Prime Editor, PE)可以在不需要DNA 模板的情况下对基因进行精准的碱基突变。目前,CRISPR/Cas9 及其衍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猪生产性状的改良和抗病育种新材料的创制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并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CRISPR/Cas9、碱基编辑、引导编辑技术及其在猪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猪基因组编辑育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6.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孙浩铭,陈嘉辉,朱 君,贾 楠,李 斌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70-77.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9
摘要
(
170
)
PDF
(2408KB)(
49
)
可视化
收藏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是提高繁殖效益、精确控制繁殖计划和提高养殖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系统了解当前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现状、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首先,介绍了母猪发情传统诊断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其次,系统分析了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包括基于图像/视频识别、声音识别、传感器感知等技术;最后,针对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母猪智慧养殖及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闫鹏飞,肖莎,张志勇,赵铖,刘聪,米凯臣,刘静峰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83-89.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10
摘要
(
163
)
PDF
(1700KB)(
27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实现对动物健康的连续和自动化监测,以及在发现动物异常时及时采取精准干预措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获取目标动物图像,并通过对所获取原始数据的分析,提取与目标行为相关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从而实现动物异常行为的监测。本文综述了目标分类、目标检测、目标追踪、目标分割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应用原理,最后展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及优化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8.
猪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开发技术和方法研究进展
周雅蕗, 王成碧, 谢卓雅, 赵建飞, 尹恒, 刘静波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11-2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2
摘要
(
153
)
PDF
(1765KB)(
37
)
可视化
收藏
益生菌是一种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对动物健康生长和发育有积极影响。益生元则是一类促进消化道特定细菌生长与活性的食物成分,不被消化道吸收,但对宿主有益。在当前'禁抗”大背景下,开发益生菌和益生元作为替代方案是维护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选择之一。本文综述了猪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开发技术的进展,揭示其在健康养殖中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为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9.
我国生猪粪尿养分资源测算及土地承载力分析
吴雨清, 王文赞, 朱志平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63-7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10
摘要
(
145
)
PDF
(2064KB)(
105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全国生猪(本文指肉猪和繁育母猪)所排泄的粪尿资源总量,并基于其养分含量计算土地承载力。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粪尿产生总量达到了51 695.88万吨,其中粪便、尿液占比分别为28.14%、71.86%,经收集、贮存和处理过程后可供给230.39万吨氯、57.61万吨磷。同时按粪肥替代40%化肥施用作物上计算,全国生猪粪污土地承载以N、P计分别为19.5亿头和21.9亿猪当量,其中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份的养殖承载空间巨大,北京、海南和云南等地区的养殖承载力较低。综上所述,全国生猪养殖与粪污资源分布不均衡,但粪尿资源总量巨大,且粪污土地承载力较大,应加快优化养殖布局,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高粪肥利用率,种养结合,最终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0.
机器学习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胡伟, 唐中林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5-1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1
摘要
(
144
)
PDF
(1139KB)(
78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随着海量育种信息的快速积累,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在猪等畜禽育种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实现高效精准智能化育种是科技工作者当前亟需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从常用算法及分类等方面对机器学习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对机器学习在个体识别尧表型获取尧遗传评估等动物育种核心环节的应用展开综述,同时指出智能化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机器学习对猪及其他动物育种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1.
保育猪福利问题、异常行为及其改善措施调研报告
施睿佳, 顾宪红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33-4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4
摘要
(
141
)
PDF
(1752KB)(
17
)
可视化
收藏
本次专项调查旨在调研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福利现状及其改善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回收到信息填写完整、保育猪≥50 头的 151 份猪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研猪场中,保育猪发生最频繁的异常行为、福利问题分别为咬尾/咬耳、行为福利问题,各占 41.1%、31.8%,排名前一位的福利改善和环境丰容措施为水料充足和特制玩具,占比分别为 66.9%和 29.8%,以示环境丰容措施还有较大改善空间;2)与不重视动物福利猪场相比,重视猪场动物福利猪场可降低环境、卫生、行为、心理等福利问题,减少咬尾/咬耳行为,变化幅度达 20%以上(P<0.05或P<0.01):3)存栏>3 000 头猪场与存栏<3 000 头猪场相比,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发生占比下降 20.8%(P<0.01),采用特制玩具、优质光照改善环境丰容的猪场占比分别增加 23.2%、26.7%(P<0.05),而使用垫料改善环境丰容的减少 48.2%(P<0.01),采用健康管理、善待动物措施分别增加 24.7%、19.8%(P<0.01或P<0.05):4)劳动定额>800 头的猪场相比劳动定额<800 头的猪场,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破坏圈栏发生占比下降 16.3%、14.7%(P<0.05),以提供垫料作为保育猪环境丰容措施的占比下降 44.2%(P<0.01),但提供优质光照的占比增加 37.8%(P<0.01);5)北部猪场相比南部猪场,保育猪行为福利问题发生占比、咬尾/咬耳行为发生占比分别下降 17.3%、22.2%(P<0.05或 P<0.01)。综上,重视动物福利、提供特制玩具等环境丰容措施、加强精细化健康管理的猪场,可以减少保育猪出现多项福利问题,此外,有些养猪场在改善保育猪福利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存栏<3 000 头的猪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2.
基于点代理增强和逐层上采样的猪体点云补全方法
尹令, 罗泗港, 吴珍芳, 蔡更元, 沈卓婷, 李钦萍, 周润林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84-89.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12
摘要
(
133
)
PDF
(2481KB)(
5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猪体的三维重建并测算,是低成本无接触式猪体型体况评估的一大解决方案,在比较单视角和多视角采集方法的优缺点后,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补全方法,将猪体局部点云恢复成一个完整的点云以实现猪体三维重建。该猪体点云补全方法基于点代理增强和逐层上采样,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结合位置嵌入生成点代理,使用点代理增强Transformer进一步提高点代理的特征表示能力,再基于点代理通过逐层上采样由粗到细逐步恢复最终的高分辨率、细粒度和分布均匀的完整点云。本文对实际生产环境中采集的猪体点云进行补全,所提方法与目前主流的点云补全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在多个指标的评定上,本文提出的方法都取得了较好性能,尤其是在猪体点云缺失严重补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更为突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猪体主干部位的补全具备应用价值,能够用于实现基于局部点云的猪体三维点云重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3.
不同厂商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同期发情以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许建春,吴先华,潘红丽,凌 洪,金宣讲,卓 清,苏 胖,李 宇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19-2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3
摘要
(
128
)
PDF
(1419KB)(
34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厂商的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同期化发情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给后备母猪饲喂3 个不同厂商(A、B 和C)的烯丙孕素14 d 或18 d,观察母猪的配种分娩指标以及繁殖性能指标。结果显示,A 厂商烯丙孕素处理18 d的效果优于14 d 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A 厂商烯丙孕素18 d 可以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窝总产仔数和窝产健仔数(P<0.05),显著降低母猪的空胎率(P<0.05);饲喂B 厂商烯丙孕素14 d 可以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P<0.05),其繁殖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C 厂商烯丙孕素14 d 和18 d 的效果相近,均可显著提高母猪的发情率(P<0.05),且饲喂18 d 可以提高窝总产仔数,显著提高窝产健仔数(P<0.05)。该研究为后期养猪场选择烯丙孕素提供数据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4.
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岳健民, 朱君, 刘胤池, 赵宇亮, 贾楠, 陈超, 李斌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15-23.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2
摘要
(
122
)
PDF
(3085KB)(
49
)
可视化
收藏
导航是猪舍自主式作业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和多点作业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生猪智能化和无人化养殖的关键。为探究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本文综述了智能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在封闭舍和半开放舍等2 种典型养殖场景中的研究进展,并从传统控制方法和智能规划算法等两方面分析了各场景下,猪舍作业机器人导航的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和提出了导航技术在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以推动导航技术在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5.
畜禽个体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纪宝锋, 周孟创, 朱芷芫, 陈嘉辉, 朱君, 李斌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47-5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5
摘要
(
119
)
PDF
(1697KB)(
68
)
可视化
收藏
畜禽个体识别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智慧化养殖的重要前提。耳切、耳纹和热铁烙印等是传统人工辨别畜禽个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个体应激性大等问题,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个体识别方法应激程度小,但存在价格昂贵、易脱落、续航时间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接触式个体识别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充分梳理现有畜禽个体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典型的接触式个体识别方法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分别阐述了基于图像处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2 种非接触式畜禽个体识别方法及优缺点,总结分析了在畜禽个体识别中关于深度学习模型、样本数据量及研究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养殖管理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6.
主要生猪养殖国粪污治理模式经验及启示
王如心,王祖力,肖红波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50-5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7
摘要
(
118
)
PDF
(1383KB)(
32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污治理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美国、丹麦、荷兰和德国等生猪生产国作为对象,对其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模式、政策法规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畜牧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规划布局及技术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经验;丹麦在畜牧业法规制度、生态平衡与补偿、技术模式与政策支持方面别具特色;荷兰在养殖理念与政策层面具有一定先进性;德国在养殖政策支持层面也有可借鉴之处。通过分析以上4 个国家在完善畜牧业相关标准、机制、监管和规划等科学精准处理粪污方面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模式应结合自身国情,借鉴各国优点,在完善法规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落实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努力,以推动畜牧业粪污处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7.
基于YOLOv5模型的仔猪社交识别方法研究
冯兴尧, 王海峰, 朱君, 孙想, 邱阳, 李斌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73-83.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11
摘要
(
114
)
PDF
(33364KB)(
53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识别仔猪间社交关系对了解仔猪内部社交和预警异常仔猪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方法在仔猪社交识别时存在的人工依赖多、劳动强度大、观测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借助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模型的仔猪社交识别研究方法。该研究以9头30~35日龄群养的长白二元杂交仔猪为研究对象,从顶部视角连续采集视频数据,经图像截取与数据增强共获得13 389张图像作为数据集。首先,选取Faster R-CNN、SSD、YOLOv4和YOLOv5这4种典型目标检测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用于仔猪个体身份识别最优模型;然后依据K-means聚类算法确定仔猪社交中心,通过计算仔猪与社交中心的欧氏距离量化仔猪社交值,利用位置信息构建仔猪社交网络,绘制仔猪运动轨迹,获得社交正常与社交异常仔猪的识别阈值;最后,利用该闼值对仔猪进行分类,识别社交异常仔猪个体并实现预警。经测试,改进的YOLOv5对群养仔猪个体身份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达99.29%,模型大小为13.71 MB,满足仔猪身份识别需求,与YOLOv5、YOLOV4、SSD和Faster R-CNN模型相比,改进的YOLOv5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0.26、1.97、12.74和4.31个百分点。通过统计仔猪社交值均值变化情况,发现正常与异常仔猪社交值均值差异明显,正常仔猪社交值均值范围[0.259~0.351],异常仔猪社交值均值范围[0.402~0.441]。试验确定0.4为最佳社交判别阈值。该研究可为仔猪社交行为智能识别与异常早期预警提供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8.
猪舍环境精准控制模型及其优化算法
周昕, 冯钧哲, 徐杏, 谢传奇, 吴越, 李向军, 刘凯歌, 楼喜中, 王星博, 周卫东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24-33.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3
摘要
(
112
)
PDF
(1486KB)(
117
)
可视化
收藏
高密度和密闭饲养是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精准环境控制维持猪舍稳定、舒适和符合生猪生物学特性的小气候环境,是生猪养殖获得更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更好猪群健康、更优畜产品质量和更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基础。规模猪场猪舍环境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基于数学模型驱动和控制设备运转是实现精准智能环境控制的主要方式。本文围绕影响猪生长、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综述了猪舍环境的控制策略、模型及其优化算法,以期为猪舍环境精准控制技术与智能环控装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9.
玉米及其制品中淀粉糊化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张幻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22-3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3
摘要
(
111
)
PDF
(1961KB)(
30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快速测定玉米及其制品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方法。试验将全糊化试样、待测试样及空白试样与糖化酶溶液混合,水解生成葡萄糖,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以比色法测定各溶液吸光度,从而计算淀粉糊化度。本试验通过对影响淀粉糊化度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即糖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样品粒度的试验探究,确定了最佳条件:样品过60目分析筛,每 0.3 g样品使用1000 U糖化酶,在 40~45℃条件下酶解60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玉米、玉米淀粉、膨胀玉米及膨化玉米的淀粉糊化度,结果与行业标准《NY/T4125-2022 饲料中淀粉糊化度的测定》进行对比,P值均大于0.05,RSD均小于 2%,表明本研究测定淀粉糊化度筛选出的试验条件准确度高、精密度高,并且简便易行,可降低试剂风险及成本,便于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测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0.
金银花源miR2911靶向PEDV基因区域分析
张秦川, 李云辉, 张满义, 薛嘉熹, 孙雪梅, 张自瑞, 乔亚萱, 刘伟楠, 蒋松, 肖非, 高宏伟, 孙延鸣, 盛金良, 张彦兵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53-56.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8
摘要
(
105
)
PDF
(1293KB)(
70
)
可视化
收藏
金银花源miR2911是一种丰度较高、性质稳定的抗病毒分子,在抗流感病毒感染和SARS-CoV-2感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有关miR2911靶向PEDV基因区域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miR2911靶向PEDV的基因区域,进一步分析miR2911靶点在不同流行毒株中的保守性。利用miRanda软件成功预测miR2911在PEDV基因组中存在多个靶点,靶向PEDV基因区域保守性很高。为后续深入研究miR2911在抗猪源病毒感染的机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1.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李雨菁,郝瑞荣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19-2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3
摘要
(
104
)
PDF
(1530KB)(
31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不同阶段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分3个生长阶段进行,对照组始终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第Ⅰ阶段(断奶仔猪阶段)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mg/kg的GSPs,第Ⅱ阶段(生长猪阶段)分别添加100、150、200 mg/kg的GSPs,第Ⅲ阶段(育肥猪)分别添加150、200、250 mg/kg的GSPs进行饲喂。结果发现,在断奶仔猪阶段,饲料中添加100 mg/kg的GSPs显著提高了ADG和ADFI(P<0.05);在生长猪阶段,饲料中添加150 mg/kg的GSPs显著提高了ADG和ADFI,显著降低了F/G(P<0.05);在育肥猪阶段添加GSPs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250 mg/kg的GSPs反而降低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试验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GSPs对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2.
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刘洋,乌云花
中国猪业 2024, 19 (
2
): 82-9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2.010
摘要
(
101
)
PDF
(1912KB)(
56
)
可视化
收藏
生猪养殖业稳定良性发展对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根据2006—2023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构成及变动、收益及成本利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养殖规模的成本收益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生猪养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效益优势并不突出;随着规模养殖扩大,成本效益优势逐渐凸显,但并不是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大规模养殖的效益优势暂未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生猪养殖“投入要产出”及相关畜产品的价格监测,合理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完善医疗、防疫及保险等补贴政策、降低养殖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科学规范管理,从而为促进山东省生猪养殖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3.
甜菜碱对猪的“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祝倩, 胡汉宇, 孔祥峰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3-10.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1
摘要
(
100
)
PDF
(1526KB)(
27
)
可视化
收藏
甜菜碱是甘氨酸的三甲基衍生物,主要来源于甜菜及其副产物,作为甲基供体,能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并提供S-腺苷甲硫氨酸。甜菜碱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代谢和改善产品品质等功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母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至关重要。在养猪生产中,常利用“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策略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改善其子代的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甜菜碱在猪“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价值,旨在为甜菜碱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4.
种猪生长性状校正公式研究
陆杰,李双智,张宝羽,张和军,申振才,钟萍,李秋月
中国猪业 2024, 19 (
3
): 77-8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8
摘要
(
93
)
PDF
(1463KB)(
127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现行种猪生长性状校正公式的调查和分析,基于5种常见的生长模型,提出了新的种猪体重与日龄的校正公式。利用企业提供的2 439头公猪的生长数据,通过计算机对猪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公式中的校正系数与拟合度进行分析,优化出效果显著的新校正公式,将目标日龄设置为达100 kg体重日龄与现行校正公式进行对比。试验表明,5个新的校正公式对测定体重30~120 kg范围内的种猪的达100 kg 体重日龄的校正效果均明显优于现行校正公式。本文给出的公式对不同目标日龄的猪具有普适性,企业可根据养殖品种、地域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校正公式。本文的研究工作亦可推广到体重校正背膘厚的公式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5.
规模猪场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抗体评估
刘德清,李知夏,曾 香,罗 伟,罗婷婷,徐春雨,农丽洁,梁龙华,米树运,覃国喜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44-49.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6
摘要
(
89
)
PDF
(1454KB)(
26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不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工作,选择4 个不同企业生产的2 类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即猪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与猪口蹄疫OA 二价灭活疫苗,每个企业疫苗免疫1 500 头仔猪,共免疫6 000 头健康适龄仔猪,60 日龄首免,90 日龄加强免疫。先采血,后免疫,分别采集4 组猪只首免前(60 日龄)、一免后30 d (90 日龄)、二免后30 d (120 日龄)、二免后60 d (150 日龄)、二免后90 d (180 日龄)全血4 mL,每组每次随机采集30 头,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检测,以此评估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2 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A 优于企业B;在抗体离散度方面,企业A 优于企业B。2 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A 二价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C 优于企业D;抗体离散度,企业C 与企业D 差异不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何日靖,黄小惠,梁龙华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75-8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9
摘要
(
89
)
PDF
(1555KB)(
34
)
可视化
收藏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是提高繁殖效益、精确控制繁殖计划和提高养殖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系统了解当前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现状、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首先,介绍了母猪发情传统诊断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其次,系统分析了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包括基于图像/视频识别、声音识别、传感器感知等技术;最后,针对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母猪智慧养殖及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7.
生猪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13家生猪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
郑瑞强,邱 悦,李 玲,胡 艳
中国猪业 2024, 19 (
4
): 86-9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11
摘要
(
85
)
PDF
(1549KB)(
25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创造,头部养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基于13 家上市生猪企业2011—2021 年的财务数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计量分析生猪企业的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得出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影响生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且资产负债率对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最强;公司规模和董事规模会削弱企业价值创造力,其中实际增长率和账面市值比呈非线性关系等结论,并据此从促进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的有效协同、建立有效的账务监管体系及强化科技赋能等领域给出了增进价值创造能力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8.
中外猪种间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筛选
陶璇,梁艳,杨雪梅,汪勇,杨跃奎,孔繁晶,王言,龚建军,朱康平,卫纪,杨少鹏,吕学斌,顾以韧,何志平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39-46.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6
摘要
(
83
)
PDF
(1711KB)(
2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比较,筛选与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探索猪种之间生长发育差异的分子机制。分别选择5头内江猪和大约克夏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10 kb滑动窗口和1 kb步长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平均值,并依据Fst筛选差异SNPs。最终在内江猪与大约克夏猪的比较中分别鉴定出48 924个非同义SNP,它们高度影响2 490个基因。同时,在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2(IGF2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基因中检测到3个非同义SNP,这可能影响乙酰辅酶A向乙酰乙酰辅酶A的转化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探索决定猪表型特征的遗传差异提供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9.
绿色金融赋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姚绿
中国猪业 2024, 19 (
5
): 101-109.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12
摘要
(
81
)
PDF
(1808KB)(
21
)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用 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本文以绿色金融赋能生猪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实证研究绿色金融赋能生猪养殖产业的关联因子和相关驱动因素,探讨绿色金融赋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措施。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赋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可以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支持、绿色基金、绿色权益水平提升来发展生猪产业绿色金融,为生猪养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0.
常见商业化猪精子计数板使用效果与测试分析
黄志洋,淡海锋,沈林園,朱砺,甘麦邻
中国猪业 2024, 19 (
1
): 32-3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1.005
摘要
(
80
)
PDF
(3234KB)(
42
)
可视化
收藏
精子计数板在常规精液品质检测过程中必不可少,其搭配常用的精液检测系统如Minitube AndroVision等,可快速、简便地对精液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但目前市场上精子计数板品牌众多,不同的品牌品质也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对精子活力、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能力等精液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面。本研究主要比对市面上常见的8款精子计数板对同一精液样品检测效果及加样后10 min各品牌精液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品牌A的精子计数板效果最好,其所测定的精子活力可达85.89%,品牌D的精子计数板效果最差,其所测定的精子活力仅51.63%,显著低于其他品牌所测结果。综上,不同品牌精子计数板品质存在差异,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