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业 ›› 2023, Vol. 18 ›› Issue (6): 67-69.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3.06.014

• 饲养饲料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酵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陈坚修,冼理权   

  • 出版日期:2023-12-25 发布日期:2023-12-25

  • Online:2023-12-25 Published:2023-12-25

摘要: 豆粕作为植物性蛋白原料被广泛用于生猪养殖中,但由于其含有抗营养因子及致敏因子,限制了豆粕在仔猪养殖中的应用。豆粕经发酵处理后可以有效减少抗营养因子,改善豆粕营养价值。试验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讨论发酵豆粕替代饲料配方中的豆粕的最适添加水平。研究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120头,隨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断奶仔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5%(试验1组)、10%(试验2组)和15%(试验3组)的发酵豆粕等量替代豆粕的试验饲料,试验周期为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中使用10%和15%的发酵豆粕等量替代豆粕使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显著提高了6.95%、8.06%(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14.27%、16.79%(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9.52%、10.48%(P<0.05)。所有发酵豆粕组仔猪的腹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的豆粕可以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并有效降低了腹泻率,发酵豆粕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

关键词: 仔猪, 发酵豆粕, 平均日增重, 料重比, 腹泻率

[1] 祝天赐, 叶盛群, 任清榆, 等. 豆粕饲料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前景[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2(2):60-63,71. [2] 李盛东. 微生物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技术及发酵豆粕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 2022, 45(24):147-150. [3] 赵金标, 周行健, 李佳, 等. 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及其在生猪高效养殖中的应用策略[J]. 中国猪业, 2022, 17(2):17-23. [4] 裴伟平. 微生物发酵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饲料研究,2022, 45(12):152-155. [5] 汪汉华. 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与减少腹泻的策略[J]. 中国猪业, 2021, 16(6):55-59,62. [6] 李正双.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措施[J]. 中国猪业, 2019, 14(5):91-94. [7] 陈敬帮, 戴晋军, 徐智鹏, 等. 菌酶固态发酵豆粕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差异化研究[J]. 中国饲料, 2022(21):147-150. [8] 关红民, 贺军, 王佳. 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猪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22, 45(5):24-30. [9] 李杰, 张姣锦, 杨红玲, 等. 3 种益生菌发酵豆粕的营养品质研究[J]. 饲料研究, 2021, 44(22):56-59. [10] 熊云霞, 张亚辉, 李平, 等.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21, 33(2):747-759. [11] 党文庆, 梁兴龙, 何敏, 等. 不同含量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20, 48(6):986-990. [12] 刘栩州, 鞠莹, 黄丽玲, 等.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6):3142-3153. [13] 王园, 王文文, 安晓萍, 等.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1):115-124. [14] 王曼, 熊兆龙, 何元庆, 等. 低蛋白、植酸酶、发酵豆粕和有机铜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粪污排放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21, 57(7):189-194.. [15] 薛云, 雷胜辉, 吴昊旻, 等. 发酵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J]. 养猪, 2021(1):14-17.
[1] 杨馨雨, 车炼强, 陈代文, 伍爱民. 铁营养与仔猪腹泻[J]. 中国猪业, 2025, 20(1): 3-11.
[2] 杜玉诗, 郭建凤, 王为全. 烟台黑猪和长烟杂交猪繁殖性能及育肥产肉性能比较[J]. 中国猪业, 2025, 20(1): 55-62.
[3] 林 艳, 夏嘉鑫, 周远成, 李 敏, 郑勤琴, 陈莉群, 岳丰雄. 猪肠病毒 G 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中国猪业, 2025, 20(1): 63-72.
[4] 吴买生,李玉莲,谭红,吴小琳,刘冬明,何炯斌. 植物甾醇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猪业, 2024, 19(6): 60-65.
[5] 李雨菁,郝瑞荣.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4, 19(1): 19-24.
[6] 赵勤辉,许婷婷,刘家,汤海鸥. 复合营养性膏剂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4, 19(1): 25-31.
[7] 冯兴尧, 王海峰, 朱君, 孙想, 邱阳, 李斌. 基于YOLOv5模型的仔猪社交识别方法研究[J]. 中国猪业, 2024, 19(1): 73-83.
[8] 殷林. 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6): 50-52.
[9] 宋凤香,吕延飞,宋开山,刘洋,张敏,肖建森. 一种包衣丁酸钠的制备及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6): 53-56.
[10] 张俊艳. γ-氨基丁酸对断奶仔猪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6): 60-62.
[11] 高艳霞. 苍术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6): 70-72.
[12] 王晓艳. 仔猪源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试验[J]. 中国猪业, 2023, 18(6): 138-141.
[13] 陈新湖.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J]. 中国猪业, 2023, 18(6): 142-145.
[14] 宋鑫伟. 不同添加量的复合有机酸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5): 52-54.
[15] 杜海涛. 不同缬氨酸添加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3, 18(5): 59-62,6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富国,胡振方,陈希瑞. 浚县小麦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有机肥试验报告[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77 -78 .
[2] 刘婷婷,谢志坚,孟静娇,杨纪明. 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西南春播玉米组)结果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73 -76 .
[3] 祁勇.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52 -54 .
[4] 赵云芬. 浅谈墨江县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50 -51 .
[5] 陈志忠. 崇明区蔬菜品种结构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46 -47 .
[6] 陈海生. 浙江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完善途经探索——以乐清市为例[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32 -33 .
[7] 么明松,赵京,李春野,卢爱民. 天津地区生长季枣树主要病虫及防治方案[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285 -287 .
[8] 张学生,吕根有,宋志敏. 辣椒日灼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275 -276 .
[9] 林源,任淑梅,王延旋,卢惠仪,沈汉国,谢河山. 水果黄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268 -269 .
[10] 张明红,张李娜,谭忠.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0(5): 260 -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