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业 ›› 2021, Vol. 16 ›› Issue (6): 48-51.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1.06.010

• 品种繁育 •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元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分析研究

胡广英, 曹日亮*   

  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32
  • 收稿日期:2021-11-17 出版日期:2021-12-25 发布日期:2022-01-18
  • 通讯作者: *曹日亮(1966-),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猪的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及猪肉品质等方面的研究
  • 作者简介:胡广英(1968-),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猪肉品质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201704D131035);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2019Sy107)

  • Received:2021-11-17 Online:2021-12-25 Published:2022-01-18

摘要: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本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元母猪第一胎发情的日龄明显比二元母猪晚(P<0.05),平均大约推迟了12 d;三元母猪发情持续的时间极显著短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均重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28日龄断奶均重(P<0.05),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P<0.01)。三元母猪的断奶发情间隔、PSY显著低于二元母猪(P<0.05),三元能繁母猪的淘汰率极显著高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后代生产性能无论是平均日增重还是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的后代(P<0.01)。由此表明,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均不及二元母猪。因此,三元母猪仅可用于应急,在养殖场尽量避免使用三元母猪。

关键词: 三元母猪, 繁殖性能, 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28;S814

[1] 东莞证券. 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EB/OL]. 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4164.html.
[2] 张鹤亮. 非瘟下三元商品母猪留种方案与营养对策[J]. 北方牧业, 2020(9):16-17.
[3] Jiang Z, Rottmann OJ, Krebs, et al. A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gene shows different allele effects on litter size in Chinese Erhualian and German Landrace Pig[J]. 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 2002, 119(5):335-341.
[1] 韩丽娟, 王继英, 宿秀山. 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1, 16(6): 42-47.
[2] 郭吉利, 刘蓥珂. 胎次和分娩季节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1, 16(5): 34-37.
[3] 吴胡强. 不同天数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猪业, 2021, 16(5): 38-43.
[4] 张婷, 梁悦, 张鑫, 杨在宾. 小麦全株青贮饲料饲喂育肥猪效果研究[J]. 中国猪业, 2021, 16(2): 48-52.
[5] 王剑峰, 杨宗照. 夏季提高生猪生产性能的对策[J]. 中国猪业, 2021, 16(2): 53-55.
[6] 言莹, 陈小玲, 刘炎, 徐学文, 马国剑. 非洲猪瘟背景下企业留种三元与二元母猪产仔数的比较研究[J]. 中国猪业, 2021, 16(1): 46-51.
[7] 吴丽艳, 覃旺, 王勤华, 张冰洁, 王亚洲. 不同猪圆环病毒疫苗临床免疫效果的比较[J]. 中国猪业, 2020, 15(5): 73-77.
[8] 赵洋, 张宏, 史济波, 毛时明. 非洲猪瘟下科学利用三元母猪提升复产效率[J]. 中国猪业, 2020, 15(4): 28-30.
[9] 任 杰, 武果桃, 孟冬霞, 赵 娟, 何再平, 卫顺生. 参苓白术散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0, 15(3): 41-44.
[10] 冯建远, 周天武, 郭 旋, 蓝常力, 王艳午, 何 颖, 林昌华, 张 宁 . 影响周批次生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J]. 中国猪业, 2020, 15(3): 50-53.
[11] 吴先华,陈晓娟,黄克勤,张润霞. 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饲喂次数的研究试验[J]. 中国猪业, 2019, 14(8): 60-51.
[12] 李私丞,高宁,彭兴,朱琳,江威,郑伟,赵云翔. 季节和胎次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7): 31-34.
[13] 王松明,廖奇,张光磊,肖淑华. 种公猪营养、饲养管理和繁殖性能研究概述[J]. 中国猪业, 2019, 14(7): 35-39,43.
[14] 李玉杰,王庆伟,刘长恩,李源,马跃.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猪业, 2019, 14(7): 40-43.
[15] 楚丹, 陈斌, 冉茂良. 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6): 11-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