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业 ›› 2021, Vol. 16 ›› Issue (5): 38-43.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1.05.007

• 品种繁育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天数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吴胡强   

  1. 福建省屏南县农业技术和农村产业发展中心,福建屏南 352300
  • 收稿日期:2021-09-18 出版日期:2021-10-25 发布日期:2021-11-15
  • 作者简介:吴胡强(1962-),男,福建屏南人,主要从事畜牧兽医职业技术教学、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及推广等工作

  • Received:2021-09-18 Online:2021-10-25 Published:2021-11-15

摘要: 本试验研究不同天数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按猪场原有生产节奏随机选择1~6胎正常大白母猪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分别按7 d批、21 d批、28 d批导入批次化配种模式。试验均采用相同的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共收集432头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结果表明,21d批次比7d批次窝产活仔数提高了1.13头,差异显著(P<0.05);28 d批次比7 d批次降低了木乃伊胎数0.60头,差异极显著(P<0.01);21 d批次比28 d批次死胎数高0.85头,差异极显著(P<0.01);窝总仔数与死胎数呈正相关(r=0.386,P<0.01);窝总仔数与木乃伊胎数呈正相关(r=0.196,P<0.01);木乃伊胎和死胎数呈正相关(r=0.122,P<0.05);初生窝重—活仔数回归方程y=2.221+1.251x。

关键词: 批次化, 大白母猪, 繁殖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28

[1] 杨伦, 孙强, 曾勇庆. 批次化生产模式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养猪, 2017(1):74-76.
[2] 张玲清, 韩浩月, Miquel C.猪场的批次管理——现今养猪生产唯一实用的生产方式[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 36(12):8-9.
[3] 李晓, 董瑞兰, 宋春阳, 等. 烯丙孕素对批次化生产中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20, 56(11):171-174,178.
[4] Mark. 猪场的批次管理与生物安全[J]. 今日养猪业, 2016(11):31-32.
[5] 罗志楠. 生猪批次化生产[J].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43(2):42-43.
[6] 段秀乾, 王金泉. 批次化生产模式在猪场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 新疆畜牧业, 2020, 35(3):16-20.
[7] 章四新. 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J]. 猪业科学, 2017, 34(1):44-45.
[8] 赵洋, 杨远荣, 崔贞亮. 非洲猪瘟下精准批次化生产的4大优势[J]. 中国猪业, 2019, 14(6)56-59,62.
[9] 刘学陶. 母猪三周批次与四周批次生产之比较分析[J]. 猪业科学, 2020, 37(4):44-49.
[10] 吴亚权, 刘贤, 过效民, 等. 猪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介绍及推广建议[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8, 39(9):14-15.
[11] 李庆华, 兰云, 孙龙, 等. 母猪批次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猪业, 2020, 15(2):45-50.
[12] 刘刁, 芦春莲, 曹洪战. 定时输精技术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J]. 猪业科学, 2019, 36(7):104-106.
[13] 郭晓飞, 张金龙, 李义海, 等. 猪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55(9):28-33.
[14] 吴俊辉, 高凤磊, 卫恒习, 等. 猪场批次化生产模式和激素的选择[J]. 猪业科学, 2020, 37(4):40-42.
[15] 徐桢, 刘凯, 吴俊辉, 等.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J].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 28(1):33-36.
[16] 刘自逵. 批次化生产模式的优与劣[J]. 猪业科学, 2017, 34(1):46.
[17] 翁士乔, 裘永浩, 崔贞亮, 等. 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猪场的设计要素[J]. 今日养猪业, 2017(2):28-32.
[18] 王亚楠, 施辉毕. 猪场批次化生产设计[J]. 中国猪业, 2019, 14(6):81-85.
[19] 余文富. 不同分娩季节和胎次对大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9.
[1] 郭吉利, 刘蓥珂. 胎次和分娩季节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21, 16(5): 34-37.
[2] 冯建远, 周天武, 郭 旋, 蓝常力, 王艳午, 何 颖, 林昌华, 张 宁 . 影响周批次生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J]. 中国猪业, 2020, 15(3): 50-53.
[3] 李庆华,兰云,孙龙,方茜,韦富康,卢生剧,伍少钦. 母猪批次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猪业, 2020, 15(2): 45-50.
[4] 吴丽艳,李洪,彭智刚. 批次化生产减少激素使用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8): 50-56.
[5] 李私丞,高宁,彭兴,朱琳,江威,郑伟,赵云翔. 季节和胎次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7): 31-34.
[6] 王松明,廖奇,张光磊,肖淑华. 种公猪营养、饲养管理和繁殖性能研究概述[J]. 中国猪业, 2019, 14(7): 35-39,43.
[7] 李玉杰,王庆伟,刘长恩,李源,马跃.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猪业, 2019, 14(7): 40-43.
[8] 楚丹, 陈斌, 冉茂良. 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6): 11-15.
[9] 吴志娟, 焦福林, 李文刚, 闫益波, 隋超, 岳磊, 任毅菲. 不同粗纤维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6): 16-19,21.
[10] 赵洋,杨远荣,崔贞亮. 非洲猪瘟下精准批次化生产的4大优势[J]. 中国猪业, 2019, 14(6): 56-59,62.
[11] 王亚楠,施辉毕. 猪场批次化生产设计[J]. 中国猪业, 2019, 14(6): 81-85.
[12] 姚 曼, 申学林, 余 琼, 胡彦燕, 范广建. 一种改善后备母猪繁殖机能功能饲料的研究[J]. 中国猪业, 2019, 14(5): 42-44,51.
[13] 丁飞, 王升平. 日粮中添加皇竹草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9, 14(4): 31-35.
[14] 于桂阳, 郑春芳, 林碧兰, . 智能化猪场母猪分娩率与产仔数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猪业, 2018, 13(7): 19-20.
[15] 王晓林, .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中国猪业, 2018, 13(7): 21-2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